路邊的野果──馬拉巴栗(美國花生) |
Posted: 30 Aug 2012 12:34 AM PDT
喜歡在路邊東撿西撿的阿姐我,最近又在路邊撿了不少美國花生,而且常常都是驚見滿地落果時,抬頭一看,才發現這個每天必經的地方,原來種了一棵高聳的美國花生,真是高聳到令人忽視啊。 美國花生真正的名稱是馬拉巴栗,是引進觀賞的庭院植物,但它綠色筴果內的種子可食,發芽率也很高,許多人喜歡將它的幼苗養在辦公桌上觀賞。不過它長大就很麻煩了,它可以長到好幾公尺,到時候你得幫它買一個庭院。 第一次發現它,是八月初的某日,途經知名的永康公園牛肉麵館,不少日本食客佇立在對面東門國小的人行道上排隊候食。我穿過日客隊伍,才發現地上滿是馬拉巴栗,抬頭一看,喔咿,東門國小的圍牆邊幾時長了一棵美國花生,怎麼從來沒發現? 我二話不說,掏出包包裡的塑膠袋,彎身就撿拾,旁邊的日客都目光好奇、卻姿態優雅地盯著我瞧,大概好奇我撿這幹嘛?也許是日本人含蓄,也許是語言不通,日客們不過就是遠遠看著我而已,若是同胞,保證過來問我:「妳撿這個要做什麼?」這年頭真的不能做壞事,我每次在街上東撿西撿,在野地東採西採,總有同胞會過來問我:「妳採這是吃什麼的?」如果我回答他:「這吃了可以百病不侵、常生不老」,不知道同胞會不會相信? 過了一星期,我又在住家門口的地上發現一地美國花生,抬頭一看,媽咪呀,連對面鄰居都種了一棵馬拉巴栗,我住在這裡20年,從來沒發現。美國花生會掉落滿地,顯然主人並沒有在採收。我又撿了一小袋。 第一次我將美國花生放進烤箱,詎料花生們遇熱就爆開,爆得烤箱內都是碎片,慘不忍睹,別說果肉碎到不能吃,光是清理烤箱就很費工;第二次我將美國花生放進炒鍋,像炒花生一樣,用小火炒,這個方法果然比較理想,到達一定溫度時,花生的硬果筴會裂開,可以取出果肉,但仍有一兩顆會爆裂,變成小碎片。可惜炒熟的美國花生不好取食,它的果筴硬,很難取出完整的一顆,取出來的果肉都是碎碎的。 很多人說馬拉巴栗的滋味像花生,其實一點也不像。炒熟的花生又香又脆,馬拉巴栗卻鬆鬆軟軟,口感和滋味比較像栗子,滿好吃的。如果閒功夫很多,明年請早,季節就在八月初到中旬,而且動作要快,因為季節滿短暫的。
|
EDITORIAL: Charlene Almarvez in US Glamour, September 2012 Posted: 29 Aug 2012 08:11 PM PDT |
Posted: 29 Aug 2012 08:19 AM PDT 我的第一本小說《劉備老師》,故事裡頭的主要場景是一間小學,取校名為『定國小學』~ 到底這定國小學的校名緣由如何? 有讀者覺得是取自成語"安邦定國",也是安邦二校的校歌其中一句。對於安邦二校的學生和老師來說,在定國小學裡發生的場景和某些劇情實在太熟悉、太似曾相識了。定國小學根本就是安邦二校在小說世界的翻版嘛! 哈哈,沒錯啦。定國小學的場景設定(包括學校旁邊的公寓)其實是參考真實的安邦二校而創作,更甭說鄭老師、許主任、張老師等老師角色都是以自己的前同事作為塑造模本。 所以說,『定國』來自『安邦』(Ampang),『安邦~定國』是定國小學校名的緣起。這是其中一個原因。 李定國(1621年-1662年) 不過,我之所以取名【定國】最大的原因,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:緬懷一位偉大的華夏民族英雄,也是十七世紀中最傑出的軍事天才——【李定國】。 李定國,是一位悲情英雄。他和鄭成功兩位是明末抗清最重要的中流砥柱,也是為還大明山河而四處征戰的孤臣孽子。他陪伴華夏最後一個王朝苦撐到最後一口氣。只可惜,後人大多數只認識鄭成功,卻忘了另一位大英雄李定國。然而,今年是李定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350週年。 大明覆滅後,當時有人做了一首詩,紀念李定國對明室的精忠,詩曰: 胡風南渡盡草偃,大義捐嫌王出滇。 一身轉戰千裡路,只手曾擎半壁天。 諸葛無命延漢祚,武穆何甘止朱仙。 板蕩膻腥忠貞顯,江山代代頌英賢。 凜凜孤忠志獨堅,手持一木欲撐天。 磨盤戰地人猶識,磷火常同日色鮮。 老草坡前草樹香,磨盤諸將墓堂堂。 殘碑讀罷呼雄鬼,生死都從李晉王。 (李晉王,即李定國) 李定國的歷史事蹟,在網上可以找的到,他絕對是一位值得我們後人認識並尊敬的偉人。以李定國取名定國小學,除了紀念李定國,也是影射書中主角劉備老師壯志難酬也要酬的精神。 大廈將倾倒,也要手持一木欲支撐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這是李定國,也是劉備老師。 |
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他妈的大马®生活消遣博客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, you may unsubscribe now. |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|
Google Inc., 20 West Kinzie, Chicago IL USA 60610 |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